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中国式展览如何寻找突破口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中国式展览如何寻找突破口的知识,包括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tyanjiu.com讯】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制度以及一系列私人美术馆的兴起,使得各大美术馆展览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势头,在众多艺术展览不断涌现的当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展览质量,近期上海举行的“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展览初评评选”现场推出的微论坛上,艺术展会如何真正体现其互动性以及文化辐射力,则成为了诸多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关注的焦点。
冯博一(策展人)
原来的展览主要是集中在北上广或者大型省会城市,现在慢慢也向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开始做,但现在的展览艺术家还是趋向所谓的美术馆化,都愿意在美术馆或者大型的机构举办展览,原生的、原来特别民间的展览越来越少,虽然各种美术馆的展览活动越办越大,但是这种比较原生的也是可以关注的层面,艺术家应该要有自己的视觉艺术,展览也要有形态也有动态。
刘迎九(上海外滩美术馆副馆长)
一个展览要考虑它终极的目的,如何促进学术的研究、促进艺术家的创作、促进公共对展览的反应与它产生互动,这都是要考虑的方面。
李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2013年全国的展览更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这些继承了既往的现状,比较活跃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展览还是要和所在地各个城市的文化发生关系,与人、与城市的创造,地域文化有关联,现在很多年轻人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术馆、画廊的权利格局,未来的展览从理念的梳理、概念的创造、展览的实现、公众的传播、引起问题的再讨论,这几个方面都可以往前推进。
鲁明军(批评家)
杜曦云(策展人)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发达,中国逐渐开始有了社区的理念,其实人群越来越分化,大家的兴奋点、关注力、包括认同、表达方式,越来越分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普遍达成共识会越来越难。
李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展览要有创造性、形式感、完成度以及影响力这四个标准,创造性指的是观念的力量;形式感是这个展览给我们的感官效应;完成度是实现的难度;而影响力更多的是如何体现展览公共性的问题。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终于来了!我一直都很想知道中国式展览能如何突破当下困境,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式的展览形式确实很有特色,但缺乏一些国际视野,希望能看到更多创新和多元化元素的融入。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认为“中国式展览”其实就是以传统文化为基底,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展示,这样更能吸引年轻一代观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陈旧的概念确实需要打破,但也不能放弃传统的精髓,要保持文化传承的同时,也要融合时代元素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能不能具体点?比如提一些成功的案例出来做分析?这样更有说服力和借鉴意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国式展览的文化内涵独特深厚,应该更多地去介绍传统美学理念和文化符号,这样更能打动外国观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突破口”这个词有点过于绝对化,展览的形式应该根据内容和目的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展览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待中国式展览能越来越精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