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清朝精湛牙雕工艺:故宫牙雕艺术珍品揭秘,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清·镂雕象牙梅子盒,故宫博物院藏)
象牙制品建立在残忍的残杀之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深入,象牙贸易禁令之下,牙雕艺术品因为原料匮乏而逐渐稀少,雕刻技艺无人传承,很多牙雕艺术品即将成为绝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清宫典藏牙雕艺术品。
清朝,牙雕艺术的鼎盛时期
我国牙雕工艺源远流长。人类在3000多年前就开始以象牙作为祭祀用品,甲骨文之中还有商王捕象的记录。在殷墟考古遗址之中曾经发现了许多象牙,四川三星堆之中也出现了比较原始的象牙雕刻品。
(清·牙雕葫芦形笔舔)
最初的民用象牙制品只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祖先开始使用象牙制作装饰品,在商周时期,我国的牙雕工艺出现了第一个发展高潮。和很多传统工艺一样,牙雕工艺在人口急剧增长且经济飞速发展的明清时期达到了发展的巅峰时期。清朝的牙雕艺术品得到了文人雅士们的偏爱,大量立意典雅的作品开始出现。一些名画家还参与到了牙雕创作之中,促使了牙雕艺术出现了更多艺术风格。
早在元代宫廷,就已经有了专门雕刻象牙和犀牛角的作坊。明代皇家所用的牙雕制品是由"御用监"制作的。清朝早期,宫廷牙雕工艺还在继承明朝的传统,无论是在雕刻技术还是艺术审美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到了清朝中期,象牙雕刻的艺术创作更加繁琐奢华,那时候的牙雕工艺分为宫廷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两类,而在民间,牙雕技艺分为江南和广东两大流派。
苏州牙雕从唐宋时期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苏州拥有非常浓郁的艺术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大批水平高超的雕刻艺人,江南地区的牙雕制品一直保留着地域特色,深受文人画的影响,意境悠远,给人以恬静之感。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嘉庆象牙编制嵌象牙染雕兰菊图画珐琅柄扇)
广州的牙雕以精工细致,玲珑剔透而著名,广州的工匠在雕刻之时极尽繁琐,追求极致。在康熙禁海之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的港口,所有的象牙在进入内陆之前都要经过广州,为广州的工匠们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原料,广州的牙雕艺人碾压各地流派,称为全国之冠。广东牙雕也被称为南派牙雕,着重于雕工,并且讲究象牙的漂白,尤其擅长于镂空雕刻。广州的牙雕不仅仅满足于国内贵族富豪的要求,因为其精湛的技艺,也远销至海外。为了满足国外顾客的需要,他们借鉴了国外写实绘画艺术的长处,并且以染色、拼接的方式体现立体感、写实感。
清朝造办处也集结了诸多国内高超的牙雕艺人,他们生产的是专门供皇室所用的宫廷制品,融合和江南和广州的风格特色。造办处的牙雕制品不是根据匠人自己的审美雕刻的,而是先要呈现给皇帝审阅,皇帝满意之后才开始操作。造办处的牙雕作品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巅峰时期,而到了清朝后期,宫廷牙雕开始走向没落,风格上除了繁琐之外已经看不出什么意境。
(象牙雕花大吉葫芦 清·乾隆)
清朝牙雕工艺
清代的牙雕雕刻技法已经趋于完备,不仅出现了圆雕、浮雕,还出现了登峰造极的镂空雕刻。
所谓圆雕是指用整段象牙作为原材料,经过雕刻者的创意,雕刻成立体的造型。一般作为桌案的摆件或者人物类的雕塑,在清朝,圆雕型的人物雕像已经非常写实繁琐了,衣服的质感和皱褶表现得惟妙惟肖。
(清·象牙雕松梅图笔筒,故宫博物院藏)
浮雕用的一般是平板的象牙材料,大大小小的材料,皆可以运用这种雕刻方式,这种雕刻具有明显的立体层次感,特别是高浮雕,介于圆雕和平面雕刻之间。
明清之后,竹雕和木雕工艺非常繁荣,很多高级的竹雕工艺师将竹雕的技艺运用到了牙雕工艺之上,圆雕和浮雕也是在这些竹雕工艺师的促进之下得到了长足发展。
镂空雕让牙雕作品具有了玲珑剔透的美感。早在元代,创作者们已经开始在平板的材料上面结合浮雕的技艺进行镂空雕刻。宋代开始,镂雕技法已经发展成熟,象牙雕刻的"鬼工球"让人叹为观止,而到了乾陵朝时期,鬼工球已经可以雕刻到了13层。鬼工球的雕刻需要艺人有着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清朝的镂空雕不仅仅用于鬼工球的雕刻,为了追求象牙制品的美感,宫廷之中的众多牙雕摆件都是利用镂空雕刻和浮雕相结合装饰的。
(鬼工球)
清朝的象牙制品除了雕刻作品之外,象牙编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匠们将象牙劈成丝之后,再将其编制成作品。将象牙劈成丝的技艺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并且一直传承了下来。象牙具有较强的韧性,人们将这些薄如纸片的半透明象牙丝打磨出洁白的光泽,再进行编制。宫廷之中的象牙席、象牙扇等等都是用这种象牙丝编制而成的。因为气候条件的限制,这种象牙编不可能在北方完成,能大量制作的只有广州。
象牙席制作难度极大且耗时耗力,在雍正朝时期,雍正皇帝认为其劳民伤财,达官显贵们用这种东西炫富斗富,所以雍正帝下令彻底禁止制作象牙丝编织品。因为皇帝的刻意打压,象牙丝编织品渐渐没有了市场,这项复杂的工艺最终失传。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保存有两张象牙编织凉席。
故宫典藏牙雕艺术珍品
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馆之中收藏的牙雕作品有数千件之多,包括了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和工艺陈设品等等。这些牙雕作品部分来自于清宫造办处,大部分还是广东官员进贡的牙雕精品。
在雍正时期,造办处的牙雕作品趋向于江南的娟秀之风,清新雅致,多为精巧的工艺品。雍正朝象牙染色雕花柿式盒,是以象牙染色之后,制作而成的柿子形盒子,工匠们巧妙地将柿子的柄制作成如意的形状,并且装饰以万字图案,象征着"万事如意"。
(雍正朝象牙染色雕花柿式盒)
乾隆皇帝即位初期,造办处还是继续雍正朝偏好的江南风格,追求雅致情趣,后来广州的匠师们陆陆续续被召进宫中,他们也深受江南风格的影响,竭力模仿苏雕。到了后期,乾隆皇帝渐渐对广州的雕刻手法和风格有所了解,乾隆皇帝偏好奢华繁琐的工艺品,自然对广州的精细镂空雕刻赞不绝口。乾隆皇帝竭力将这种复杂的雕刻风格和皇室的雍容华贵相结合,形成了宫廷新的牙雕风格。
(牙雕月曼清游图册)
在乾隆的追捧之下,广州的匠人很快确定了在宫中的绝对地位,将广州的精细雕刻发挥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在故宫博物院之中还能看到当时的巅峰作品"牙雕月曼清游图册"。图册以楠木匣子精细盛装。每一册都是对折的,左边为象牙雕刻的仕女图,右边则是螺钿镶嵌的乾隆帝所作的诗文。这幅作品完成于乾隆六年,融合了江南和广州的雕刻风格和雕刻技艺。
广东的牙雕是皇家最为青睐的珍藏品,在故宫博物院之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当年进贡的诸多南派牙雕作品。从雍正时期开始,广东的牙雕作品已经开始大量进贡至皇宫之中,因为雍正帝对江南牙雕的偏好,所以广州当时进贡的牙雕艺术品种类并不多。最为著名的也就是宫中珍藏的象牙席,根据史料,清宫廷曾收藏十几张象牙席,而今日只留存了2张。
(清·象牙镂雕祝寿塔)
结语
古人喜爱牙雕,不仅仅是因为它奢侈、声名显赫,而是因为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不是其他艺术品可以代替的。
今天,象牙雕刻艺术已经再难回到当初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缔约国,中国象牙雕刻进入了困境,没有原材料,也没有年轻人再愿意传承。这对一门古老的特色手工技艺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动物保护有着重大和积极的意义。
(清·描金带彩象牙什锦梳具 故宫博物院藏)
牙雕艺术的衰退,让这些存世的艺术品更加难能可贵,即便不能拥有,故宫留存下来的牙雕艺术臻品,也可以让你大过眼瘾。
用户评论
哇!这些牙雕真的太精致了,细腻的刻画,栩栩如生,感觉每一件作品都是艺术品的巅峰之作。希望有机会在故宫亲眼看看真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真厉害,能用小小的牙齿做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这真是巧夺天工啊!想当年制作者的手部动作一定很细致,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技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牙雕一直很感兴趣,这次看到这些故宫珍藏的牙雕,简直被惊艳到了!每一件都独具特色,细节处理得淋漓尽致,不愧为清朝工艺巅峰。有机会要好好学习一下他们的技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作品确实很有艺术价值,但我觉得用动物牙齿做成像这样华丽的作品有些过分吧?应该更加关注环保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宫的文物收藏总是令人叹为观止。牙雕作为其中瑰宝,更是展现了清朝文化的精粹。这些作品不仅美轮美奂,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底蕴,令人回味无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很佩服古代工匠们的手艺,能用如此简单材料做出这么精美的作品真的太不容易了!只是偶尔会觉得有些牙雕过于复杂,让人看不明白其中的意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牙雕真的很有特点,尤其是动物造型的,栩栩如生,细节刻画非常传神。希望今後も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珍贵文物展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古通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是觉得这牙雕工艺有些过于追求繁复华丽了,反而失去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内涵。我希望未来的艺术创作能够更注重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沟通。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古代人如此精湛的技艺真佩服,这些牙雕作品展现出来的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只是现在的人似乎越来越追求快速便捷的东西,这种细腻而富有耐心的手工技艺恐怕会逐渐被遗忘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故宫藏品的牙雕中可以看出清朝时期的文化的细腻之处,这不仅是艺术的提升,也是对生活细致对待的一种表达。希望能更多地传承和弘扬こうした优秀的文化遗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牙雕真的很吸引人,每一件作品都像是一个小故事,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可惜我不会品鉴这种艺术形式,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向我分享他们的解读。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只看过一些图片,今天看到实物才真正体会到了牙雕的神奇之处。这些古代大师真是心灵手巧,能用如此有限的材料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这份才华让人敬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历史和文化不太敏感,但我感觉这些牙雕确实很有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动物造型的,栩栩如生,仿佛真的活过来一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故宫藏品最美的是那些古旧的木质家具,这次这次看到牙雕也让我眼前一亮!清朝人的审美眼光真是很高,这些作品确实非常精致细腻!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希望能够找到更多关于清朝牙雕的历史资料和技艺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制作工艺!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故宫举办这样的展览很有意义,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古通今之美。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遗产,将美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牙雕真的太精美了!我特别喜欢那些人物造型的作品,刻画非常生动形象,仿佛能感受到他们身上的故事和情感。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对牙雕并不是很了解,这次看完展览,感觉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精致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都让我印象深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