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是清宫造办处在皇宫内制作的一种宫廷御用器物,它是在景德镇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珐琅料彩绘,然后经低温烧成。这一器物品种少,产量亦少,但却制作精良,一直秘藏宫内,一般人是很难见到的,后来才流出宫外,在社会上偶一见之。珐琅彩初创于康熙时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时期,之后烧造很少,民国时期有不少仿制品。
珐琅彩又称瓷胎画珐琅,是康熙时期移植铜胎画珐琅工艺烧成的彩瓷品种。珐琅彩瓷器的制作不同于景德镇烧制的其他瓷器,景德镇仅是制作素胎,绘画由远在北京皇宫的宫廷画师完成,最后由清宫造办处的珐琅作坊进行二次烧制。珐琅彩瓷器继承了历史上中国陶瓷发展以来的各种优点,从拉坯、成型、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都采用了最成熟的工艺。
这款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为清乾隆年间的清宫御用瓷器,高24.6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11.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
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腹部四面圆形白地开光内绘四季山水图。春夏二图内各题七言诗两句,春曰:“春到心间饶富丽,柳烟苍雨总宜人。”夏曰:“风邹谷纹圆远濑,霞堆峰势映明川。”秋冬二图内各题五言诗两句,秋曰:“淡月梧桐影,轻风罗解香。”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阳文“乾隆宸翰”及阴文“惟妙精进”两枚方形印章。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因为瓶颈部设计成双层,外层可转动,所以称为“转颈瓶”。
乾隆时流行在瓷器上使用圆形开光进行装饰,使纹样主次分明,并增强立体感。此瓶在欣赏四季不同的开光画面时,可通过转动瓶颈使双耳始终处于正面两侧位置,用心巧妙,别具情趣。
好了,关于精美异彩 宫廷珐琅彩瓷和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让我彻底爱上了宫廷珐琅彩瓷!那些精致的花纹细节简直令人窒息,颜色搭配也太美了吧!有木有?强烈推荐给喜欢中国传统艺术的朋友们!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很喜欢这种宫廷珐琅彩瓷的质感,拿在手里感觉很特别。但我一直好奇博物馆里的这些珍宝平时是怎么维护的呢?会不会害怕坏掉?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文章后突然觉得想去找些宫廷珐琅彩瓷的小饰品来收藏!但价格肯定很昂贵吧... 而且我担心买到假货怎么办?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其实不大了解中国传统艺术,也不知道宫廷珐琅彩瓷的具体历史淵源,这篇文章内容能不能更加详细一点呢?比如那些年代、人物故事之类。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照片拍得真不错!看得出作者对精美异彩宫廷珐琅彩瓷的热爱和专业程度很高,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它们的艺术魅力。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太过主观了,只介绍了那些华丽的表面,并没有深入挖掘宫廷珐琅彩瓷背后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内容我觉得比较缺乏深度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很喜欢这些宫廷珐琅彩瓷的设计,但是我总觉得这种风格有点过于繁琐和华丽,个人更倾向于简洁明快的艺术风格。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中提到了很多技术细节,比如烧制温度、釉料配比等等,对我这种 layman 来说有点难度理解啊... 可以简化一下语言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还蛮有信息量的,让我对宫廷珐琅彩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后有机会想去博物馆看看那些原件!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