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谓"专家"的指点下,朱云以17万元的低价将这件不知价值几何的家传宝物卖出。
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后,这幅画作竟在北京拍卖会上以惊人的8736万元成交?这一天翻地覆的价格差,瞬间撕裂了朱云安康祥和的生活。
朱云的遭遇无疑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专家"为何会鉴定出如此低价,随后又何以在拍卖会上一跃千金?交易背后难道有所隐瞒?这件乾隆御笔画作又蕴含着何等宝贵的历史价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鉴宝热潮中的漏洞
2009年深秋,郑州市井间传来了一个令很多人心驰神往的消息:电视台将举办一场盛大的鉴宝活动。这则消息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人的热情。
在这股鉴宝热潮中,朱云兄弟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
兄弟俩说,朱家祖上不知道是清代官宦,还是在大官家里当仆人,总之老人留下来了几件稀奇玩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幅署名"乾隆御笔画松并题"的《嵩阳汉柏图》。
这幅画作尺寸不大,却是朱家引以为傲的传家之宝。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关于这幅画真伪的疑云也渐渐笼罩在朱家人心头。
朱云是一个憨厚老实的中年男子,平日里经营着一家小本生意。他的兄长朱明,则是一位退休教师。
兄弟俩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对这幅祖传的《嵩阳汉柏图》却倍加珍惜。每逢家中来客,兄弟俩总会小心翼翼地将画作取出,向客人炫耀一番。
然而,随着鉴宝节目的盛行,兄弟俩心中的疑虑也日渐加深。"这幅画到底值多少钱?""它真的是乾隆的真迹吗?"这些问题如同心头之刺,日夜困扰着他们。
2009年9月的一个周末,朱云兄弟决定铤而走险,将家传宝物带到河南卫视的鉴宝现场。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各色古玩琳琅满目。朱云兄弟小心翼翼地捧着画筒,生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磕着碰着。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走近了朱云兄弟。他自我介绍说:"我叫刘岩,资深古玩鉴定专家。我看两位手中拿的是画作,不知可否让我过目?"
朱云兄弟面面相觑,虽然心存疑虑,但还是将画作交给了刘岩。只见刘岩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画卷。他拿出放大镜,仔细查看画作的每一个细节,不时还用手指轻轻触摸画面,口中念念有词。
这一切看在朱云兄弟眼里,不由得对刘岩的专业水平肃然起敬。经过长达十几分钟的仔细鉴定,刘岩终于开口了:"这幅画的确是老物件,但恐怕不是乾隆的真迹。不过,它的艺术价值还是很高的。"
听到这个结果,朱云兄弟心中既失望又庆幸。失望的是祖传的宝物并非真品,庆幸的是没有在电视节目上出丑。
就在兄弟俩准备离开时,刘岩又开口了:"两位,如果你们想把这幅画变现的话,我倒是认识几位收藏家朋友,可以帮你们引荐一下。"
朱云兄弟犹豫了。这毕竟是祖传的宝物,就这么卖掉似乎有些对不起列祖列宗。但转念一想,留着一幅赝品又有什么用呢?再说现在家里正缺钱,卖了这幅画或许能改善一下生活。
在刘岩的巧舌如簧下,朱云兄弟最终点头同意了,然而谁也没想到,一年后出事了。
假专家的精心设计
数十天后,刘岩如约带着一位"收藏家"来到朱云家中。这位收藏家西装革履,举止优雅,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他仔细端详了《嵩阳汉柏图》,不时点头称赞。
"这幅画虽然不是乾隆真迹,但画工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家说道,"考虑到它的年代和保存状况,十七万怎么样。"
朱云兄弟听到这个价格,喜出望外。他们原本以为这幅赝品顶多值几万块钱,没想到竟能卖到17万。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于是,交易很快达成。朱云兄弟将祖传的《嵩阳汉柏图》交给了收藏家,换来了17万元现金。看着厚厚的一沓钞票,兄弟俩笑逐颜开。
回到家中,朱云兄弟立即召集家人商量如何使用这笔意外之财。朱云的妻子提议装修一下老房子,朱明则建议给儿子买辆二手车方便上下班。
最终,他们决定将这笔钱分成几部分:装修房子、添置家电、还清债务、给孩子们添置新衣服。
然而,2010年12月的一个周日,朱云像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一则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新闻中提到,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幅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以8736万元的高价成交。
朱云猛地从沙发上弹了起来,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电视上显示的画作,分明就是他们去年以17万元卖掉的那幅!朱云立刻给哥哥朱明打了电话,兄弟俩的心情都无比沉重。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了,那个所谓的"鉴定专家"刘岩,说不定是在骗他们。朱云立即联系了刘岩,质问他为何欺骗自己。
面对指控,刘岩起初矢口否认,声称自己也不知情。但在朱云兄弟提供证据后,刘岩开始推卸责任,称自己只是介绍,古董价值本身就有波动,而这种态度更加激怒了朱云兄弟。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朱云兄弟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讨回公道。他们聘请了律师,将刘岩告上了法庭。这起"天价字画案"很快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事情。
乾隆御笔的传奇
其实,这幅《嵩阳汉柏图》的故事要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1750年,乾隆皇帝在位已经15年,正值壮年。这一年秋天,乾隆决定南巡,其中一站就是河南嵩山。
嵩山,素有"中岳"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这里不仅有道教名观少林寺,还有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乾隆此行,除了体察民情,更有一个私密的目的——为母亲祈福。
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年事已高,乾隆一直十分孝顺。他希望借助嵩山的灵气,为母亲祈求长寿。在参观嵩阳书院时,一株苍劲挺拔的古柏吸引了乾隆的注意。
这株古柏名为"二将军柏",据说已有四千五百余年的树龄。它枝干虬结,树皮如鳞甲般层层叠叠,给人以沧桑古朴之感。乾隆被这株古柏的气势所折服,驻足良久。
在乾隆看来,这株古柏正如母亲一般,历经沧桑却依然挺立。他心生感慨,决定亲自为这株古柏作画,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之意。
乾隆命随行画师仔细写生古柏的形态,自己则信手题诗:"高标独立伟如云,直干凌霄四十寻。翠影婆娑荫书院,苍枝偃蹇傲江潯。根盘石壁几经劫,干历风霜无限春。拟向嵩阳寻古柏,为将图写祝慈龄。"
这首诗不仅生动描绘了古柏的雄姿,更寄托了乾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拟向嵩阳寻古柏,为将图写祝慈龄"两句,直接表达了乾隆此行的目的。
回宫后,乾隆根据写生稿亲自创作了多幅《嵩阳汉柏图》。这些画作均采用水墨纸本立轴形式,尺寸为58×29厘米。画中,古柏挺拔苍劲,枝干虬结,生机盎然。乾隆运笔细腻,将古柏的形态和神韵刻画得惟妙惟肖。
乾隆不愧为一代艺术家,他的画作不仅工笔细腻,更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画面上方,乾隆以小楷题写了自己的诗作,字体秀丽工整。画作上还钤有多枚乾隆御用印章,如"几暇怡情"、"会心不远"、"古希天子"、"八征耄念之宝"等,彰显了其尊贵身份。
这幅《嵩阳汉柏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更承载了乾隆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和对国家繁荣的美好祈愿。古柏象征着长寿和吉祥,正契合乾隆对母亲的祝福之意。同时,挺拔的古柏也象征着繁荣昌盛,反映了乾隆治国的雄心壮志。
据记载,乾隆创作过多幅《嵩阳汉柏图》,其中一幅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成为研究乾隆书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而另外几幅则在历史的长河中辗转流落,其中就包括后来落入朱家之手的这一幅。
鉴宝界的迷雾
而随着"天价字画案"的深入调查,众人发现,那位"收藏家"竟然也是一个鉴宝专家,两人本身关系就很好。
一时间,所有人都认为是这俩人利用朱云兄弟的信任,以低价购入画作,再高价拍卖,从中牟取暴利。
而案件的焦点也集中在刘岩是否故意压低价格,从中渔利。不过,遗憾的是,后来刘岩否认自己主观上有骗取行为,只是“看走眼”了。
由于古董交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最终此案不了了之。
而这一事件犹如一记重锤,击碎了人们对鉴定界的美好幻想。它暴露出鉴宝行业存在的诸多不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反思。
其他著名鉴定专家表示,作为鉴定专家应当恪尽职守,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专家不应轻易下定论,更不应参与交易环节。各大鉴宝机构也呼吁行业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确保专家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受到有效监督,以维护行业的公信力。
不过,也有资深专家提出了另一个看法,指出普通求鉴者也存在问题,许多人过于迷信专家,往往不加分辨就全盘接受专家的意见。
这种盲目信任导致了许多不公平交易的发生,使得求鉴者蒙受巨大损失,建议求鉴者应当提高警惕,多方求证,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专家"意见左右。
总的来说,朱云兄弟的案件还暴露出了当前古玩市场的混乱。尽管这次交易是合法的,但刘岩等人的行为明显违背了职业道德。
总结:
《嵩阳汉柏图》不仅是乾隆皇帝艺术创作的杰作,更是他对母亲深厚感情的体现。
时至今日,这幅画作见证着乾隆在书画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然而,正是这样一幅珍贵的画作,却在当代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嘘的骗局。朱云兄弟的悲剧经历,不仅震惊了整个社会,也令人深思鉴宝行业的乱象。
这起事件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寻文化瑰宝的同时,也要警惕暗藏的陷阱。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用户评论
太牛了!这也太厉害了吧?一个农民种地的时候就发现这么宝贝的东西,还真的能靠这个赚钱。我觉得好多人连自己的东西都不清楚啊,更别说那些宝贵藏品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算不算一夜暴富?人家都说了是乾隆的字画,一看就是古董级别的啊,现在市场上古玩价格这么高也不意外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讲道理,我觉得这种事情听起来太神奇了。 鉴定专家怎么就敢确定是乾隆的作品呢?会不会是假货呢?真要是乾隆的作品,那价值肯定几千万起步,但感觉有点套路啊…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河南农民真的很厉害!人家拿着东西去权威机构进行鉴定,还被专家一眼识破。这不仅仅是运气好,更是要有文化底蕴和眼光才能发现真正的价值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明了我们身边有很多宝藏,只是等待着被人发掘,而这些隐藏的财富往往需要一双见多识广的眼睛和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才能识别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17万买到这种宝贝,专家眼光也是好厉害啊!农民能直接找到鉴定机构证明真伪,也很及时果断,赚了大钱也不枉费这一年时间。 不过这东西现在值几千万,是不是要小心保管一下?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事情还是有点悬!从09年到一年后就赚了8千万,这种速度也太快了吧?我可不信这么顺利的事情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想看看这些画的真伪...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的古玩市场确实火热,很多人都想要一夜暴富,但这种事情毕竟是少数。像这位河南农民幸运的机会大家都很羡慕,但我建议还是要谨慎对待投资和收藏文物啊!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跟电视剧里拍的不一样啊!现实中真的存在着这么厉害的鉴定专家吗? 感觉有些过于戏剧性的桥段了... 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需要留点理性思考空间。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羡慕这位农民朋友啊!他拥有我们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一份幸运和眼光! 看到这个新闻也让我明白,说不定家里的旧物件也有潜在价值,有机会我也去试试...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故事太像虚构的了吧?17万买到乾隆名画,一年后赚8千万,听起来有点不靠谱。而且现在市场上假古董太多了,真伪很难辨别,我觉得这种事情要多方核实信息才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觉得这个故事很励志!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够凭借自己的眼力,发掘价值连城的宝贝,这说明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和学习,就能找到人生中的机遇。 真的是让人忍不住想鼓掌!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对收藏古董不太了解,但我认为这种事情还是需要专业人士来鉴定的。 盲目投资容易造成损失,大家也要理性对待这类消息,不要因为几句话就相信,要多方核实信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太精彩了! 仿佛在看一部悬疑剧一样,让人热血沸腾,却又忍不住想要调查真相。 如果说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那这位农民绝对是人生赢家!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古董拍卖市场是很神秘的,不知道专家们怎么鉴定真伪的。 但我觉得这件事情证明了我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也许普通人也有可能拥有令人惊叹的眼力和运气。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新闻让我想起家乡的一个老爷爷,他把很多旧物件都放在角落里,我一直觉得这些东西很有价值,也许有一天会成为古董。 希望像这个农民一样也能有这样的好运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种新闻我感慨万千! 生活总是充满着惊喜和未知。 这世界里还有太多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或许下一个发财的故事就是发生在你我身边。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位河南农民真应该好好保护这些宝贝,不要被骗子惦记上! 同时也要注重宣传自身的经历,可以激励更多人去探索和发掘家乡的文化底蕴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