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展会主办方需掌握的基础常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展会主办方需掌握的基础常识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tyanjiu.com讯】展览的分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展览的内容,包括展览的性质、内容、所属行业等;二是展览形式,包括展览规模、时间、地点等。
展览从性质上分,有贸易和消费两种。
贸易性质的展览是为产业即制造业、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洽谈贸易;消费性质的展览基本上都展出消费品,目的主要是直接销售,展览的性质由展览组织者决定,可以通过参观者的成分反映出来:对工商业开放的展览是贸易性质的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是消费性质的展览。
具有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的展览被称作是综合性展览。
展览从内容上分,有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两类。
综合展览指包括全行业或数个行业的展览会,也被称作横向型展览会,比如工业展、轻工业展;专业展览指示某一行业甚至某一项产品的展览会,比如钟表展。
专业展览会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常常同时举办讨论会、报告会,用以介绍新产品、新技术等。
展览从时间上划分的标准比较多——定期和不定期: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等;不定期展则是视需要而定长期和短期。长期可以是三个月、半年、甚至常设,短期展是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发达国家,专业展览会一般是3天。在英国,一年一次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3/4。展览日期受财务预算、订货以及节假日的影响,有旺季、淡季。根据英国展览业协会的调查,3~6月及9~10月是举办展览会的旺季,12月至次年1月以及7~8月为举办展览会的淡季。
大部分展览会是在专用展览场举办的,展览场馆最简单的是室内场馆和室外场馆,室内场馆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室外场馆多用于展示非常规展品的展览会,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矿山设备展,在几个地方轮流举办的展览会被称作巡回展,比较特殊的是流动展,即利用飞机、轮船、火车、汽车作为展场的展览会。
展览不在多而在名
以博览会王国著称的德国为例,每年举办的展览会约400多个,数量并不多。但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有巨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展览会,竟有三分之二在德国举办,展览面积居全球之冠的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每年举办的展览会虽仅15~19个,但其中的信息展、工业博览会、机床博览会等却在世界上数一数二,展览面积达16万~40万平方米不等。
在我国香港特区,贸发局一年仅举办20多个展览会,但不少展览会规模、知名度和排名都位居世界或亚太地区前列,如香港玩具展,其规模仅次于纽约和慕尼黑的玩具展,排名世界第三;香港服装节为亚洲之最;香港钟表、珠宝展名列世界第一。
据国际博览会联盟(UFI)1997年统计,被UFI接纳为成员的展览会共521个,分布在67个国家和地区,亚洲占55个,其中新加坡就有16个,而上海仅1个,在展览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一个城市里相同题材的展览会十分罕见,但中国是哪类展览会热门,大家跟着一哄而上,专家建议,可否把相同题材的展览会集中起来办展,这种想法听起来不错,可事实上难以操作,原因是多头审批、互不通气,各展览会主办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且不易协调,再说展览会不是办集市,归并到一个屋檐下办展,规模虽可撑大,但实力和在世界上的影响不可能同步放大。如何防止多头审批、重复办展和题目撞车?在国际上,被一致公认的权威机构是国际博览会联盟(UFI);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有展览行业协会协调企业行为,如德国就有贸易展览业协会。UFI有一套成熟的展览评估体系,对展览会的参展商、专业观众、规模、水平、成交等进行严格评估,达到标准的,或被接纳为成员,或准予刊登在年度展览会目录上,并向全世界推广,由于U—FI的权威性,被认可的展览会在吸引参展商、专业观众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做大做强便不成问题,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我国自己的展览评估体系,必将有效地抑制重复办展、小打小闹的低水平办展倾向。
用户评论
真是太赞了!作为常去参加线下活动的宝藏用户,感觉很多展馆的确“忽悠”人,准备不充分就开搞,真恶心!希望这次能好好学到知识,以后逛展会更得心应手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也是主办一个小型活动,后来才发现太多细节被忽略了,差点闹乌龙。还好没大事发生,我现在觉得这篇文章挺有用的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让展会更好举办吧?不过要弄懂这些常识确实挺不容易的,我也想问问,哪个平台有相关的学习资料呢?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文章说的太基础了点吧,我还以为能分享一些更厉害、更实用的技巧呢!感觉有点鸡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举办展会其实蛮有趣的,可以接触到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也能学习最新的趋势。这篇博客很适合想涉猎这个方向的人参考哦!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很多主办方确实需要重视这些基础常识,比如策划方案、现场布置等等,细节决定成败啊!希望他们能认真对待。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展会本来就是一个展示交流的机会啊,但现在有些主办方过于追求利益,忽略了参展企业的实际需求。希望能有更多注重质量的举办机构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之前参加过一个超级无聊的展会,根本就没什么亮点。希望主办方能把"基础常识"落实在实践中,才能创造更精彩的体验。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